2008年9月18日
Saint Hubert 蒙特婁季末露天市集
盔甲武士與個性公主
店家女孩穿著古典衣裙,沒有多餘貴氣矯飾,微露的肩頸線條,自有脫俗的天成性感。她不是傳統公主的型,舉手投足間,散發著不妥協的柔韌生命力,藏不住豐沛、血肉紮實的溫度。
攤位邊擺著這座"盔甲武士",直覺想起許久前看過的一本書:<為自己出征>裡,那個渴望找回自己、最後用真誠與熱淚,融化囚困自我、生鏽盔甲的善良武士。心中正欣喜著,視線再轉回剛剛的店家女孩.....盔甲武士 v.s 個性公主.....眼前不正是<為自己出征>跟<公主向前走>兩本書主角的化身嗎? 我曾試圖找尋書本裡,自己所想像的那位盔甲武士的樣貌,卻始終未能如願,卻在記憶逐漸淡去的不經意間,遇見。
我愛旅行,喜歡漫無目的、東張西望的隨性,喜歡慢慢走,喜歡無傷大雅的迷路,讓不經意的一場雨,淋溼頭髮跟背包。用自己的心、眼去體受,看自己懂的風景。
旅行有趣,因為永遠不知道會碰上什麼,或留下什麼。相同的時空背景,一樣的景致境況,在旅人眼中,卻各有感受不同......。也正因如此,人有了各自起伏曲折的生命線條、獨一無二的質地紋理,有了無可複製的存在價值....。旅行,是絕對自我主觀的感知體會....。
1988年由<方智>出版:新時代叢書,近期再度重新歸類,出了中英對照版。
<<為自己出征>> THE KNIGHT IN RUSTY ARMOR /作者:Rober Fisher
書介:
隨時隨地準備上馬比武、拯救受難公主的武士,正如你、我,在繁忙人世、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與工作中,為保護自己,穿上了層層包裹的沈重盔甲。終於有一天,我們會和武士一樣,發現它竟然再也脫不下來了。 因為這件盔甲,我們再也感受不到一個吻的暖意,聞不到空氣中傳來一朵花的香氛,也聽不到旋律優美的曲子。但,更可怕的恐怕是,對這種種「感受不到」的無動於衷.....

2000年<方智>出版:
<<公主向前走> >THE PRINCESS WHO BELIEVED IN FAIRY TALES/作者:Marcia Grad
書介:
「從此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」不只是床邊故事的完美結局,也曾經灌溉過許多女孩對愛情的憧憬。因著浪漫的懷想、執著,此一童話情節遂化為一亙古魔咒,令許多女孩,不論多麼聰明、多麼優秀,都在心底為自己築了如此一座愛情的牢籠。
2005年方智出版:<<為幸福出征>> /作者:Marcia Grad
書介:
自以為是、心裡常感到沉重的杜克,在因緣際會下,遇見專治心病的貓頭鷹、創造快樂的青鳥,還有律法森嚴的寧靜國與勇氣國……憑著熱情與堅持,在徬徨中不斷體認學習,杜克最終領會到人生最大的幸福。
圖片及書介來源: 圓神書活網
2008年9月15日
SONY eReader PRS-505 ~我是青蛙 呱呱呱!
PRS-700BC也面市囉!
不知著了什麼魔,一向對3C商品不太有好感的我,最近在電視上看到前陣子SONY出的eReder PRS-505,忍不住心動了一下。既然手癢心也癢,就上網搜尋相關資訊,發現除了簡潔優雅的外型外,它還試圖將閱讀時的視覺感官,盡量擬真化,主打有如真實印刷品視感的"E ink Vizplex"螢幕,正看得興意盎然......


的確,事實是我們所熟知的迷你電腦、手機、遊戲機、Palm與PDA...等,到未來的Apple ipad幾乎都能提供相同或更佳功能,而且還是彩色。

當一個巨大無比的品牌怪獸,決定開發某條新穎產品線時,往往是主動去創造市場,看得既長又遠,可以為百年大計的潛力市場不斷燒錢;相對來說,財力及資源後盾不夠雄厚的品牌,要在這類"創造市場"的持久戰中求勝,靠的就絕對不只是實力,還得有上天眷顧的十足好運。
且不論此系列商品目前是否能為SONY創造利潤,它試圖或大或小地撩動購買慾望,不斷植入品牌印象,溫熱市場話題,消長實體與虛擬書之間的差距,一步一步,創造並累積它未來的潛在客群(像我一不小心就中招)。
這些經營消費者的動作持續著,一旦等到市場時機成熟、軟硬體及周邊資源完善,品牌神話發酵,消費者自然會乖乖掏出銀子,貢獻給恐怖的3C之神。SONY的市場行銷攻略,是不是狠厲害?
而在市場尚未熱身完成期間的市場策略,多半是靜觀其變(大家一起拱,市場成熟得快,也容易大),留空間讓其他競爭者去試,一邊等市場成熟,一邊由市場機制先篩掉某些對手,觀望兼蓄銳;或索性刻意冷卻(Hold Back)市場熱度,延遲獲利,逼退對手,以利獨占(他耗得起,你不行)!
當市場的餅做大到有利可圖、趨勢已成,就到了市場獨霸爭戰之時。商場如戰場,兵不厭詐的生存法則,你來我往,諸如:早年的VHS與Beta、近期的藍光(Blue-ray)大戰,數位相機、Palm與Win CE,電漿與液晶.....。
SONY這類"養金魚"的市場投資經營策略,並非頭一遭。消費者在不自覺中,如"溫水煮青蛙"(青蛙效應)般,不斷接收各種有形、無形的資訊引導灌輸,成為潛在消費群。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imtv.com
一朝醒來,市場醞釀到時機成熟,準備收割,足以將競爭對手一招斃命、鋪天蓋地的系列產品花樣百出,大數效應就擠壓掉競爭者的生存空間(別人一年才能出5種機型,還得小心翼翼鎖定目標價位客群;它一個月就能出10種機型,吃掉所有價位的消費群),再來個動不動就搞"完售、全球缺貨"的"物以稀貴"心理戰術,便讓我們想不掉入洪流當中都難。還不是青蛙?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sonystyle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