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些電影,你並不會在乎它入圍多少獎項,或得到了多少國際影展的關注肯定,當它深刻觸動心弦之際,那些錦上添花的喝采綴飾,都已無關緊要了。
前兩天看了這部片,<為愛朗讀/生死朗讀 The Reader>,而我最喜歡的譯法,是它的書名<我願意為妳朗讀>。這是個輕描淡寫的故事,卻藏著幽蕩含蓄的深情、壓抑與軟弱。
36歲的她與15歲的他,一個正值生命中轉的枯槁迷惘,一個懵懂初開、腆嚐情愛。
命運把他們放在不對等的位置,偶然相逢、自然深愛,在彼此的世界灑進一簾春光,清甜中透著酸澀,交會後各自偏離,落幕時平靜黯然。
在時空轉換中,雙方的形勢、際遇,隨現實的無情而消長傾斜。當來則來,無處可逃。不多掙扎,任命運推著走,或許只為了保有最後一點小小的尊嚴。
人是這樣微渺,在大時代跟前,誰又能不靜默低頭?
沒有令人驚艷的字句對白,或澎湃翻湧的轉折糾結,像緩緩滴入心湖的水,
清清淡淡慢慢,不著痕跡,積累著、蕩漾著,愈漾愈開,再倏地潰堤,讓人擰心鼻酸。
甚至無法明確說出究竟是哪一幕、哪一段,讓你全身悸動顫抖、瞬間跌淚。
有些電影像風火燎原、壯闊萬千,有些則如細水彎流,點滴繞心,它是後者。
不想多加描述劇情,讚揚導演深厚內斂的功力,
或剖析故事中關於了解、體諒(Understand)與批判、譴責(Judge)間人性的矛盾無解,
著墨於男、女主角和那年輕男孩的演出多麼深刻如織,幕全揭開,就不精采了。
正如此片恰如其分的留白,容許各自解讀的自由反思意志,濃淡深淺,自己領受。

人生的劇本,
有人幸運,榮景康莊在前,只管昂首前進;
有人沒那麼幸運,迂迴蜿蜒、邊走邊看、低頭求生;
有人隨波逐流、有人奮力搏鬥、有人拼死緊握、有人鬆手墜落;
有人耳聰目明,卻聽不見動人的歌;有人無福識字,卻能心受文學與詩。

有人牢記、有人遺忘,有人學著原諒、有人試著了解,
有人在這,有人在那,有人經過,有人停留,
而你我,又在哪個位置?
回眸間,閃閃發亮的笑臉,是枯枝新綠的春天。而我,願意為妳朗讀。
溫柔來得突然,短暫的浪漫,一陣暈眩後靜默離開,波瀾蕩漾餘生。
身分、年紀、背景、階級、道德、價值、種族、性別....,關於愛,旁人說什麼都多。
<The Woman with the Little Dog>,短短的故事,看似簡單的幸福,
在那時代,她身上,這情境是多麼遙遠,又多麼迷人。
此片由<舞動人生 Billy Elliot>與<時時刻刻 The Hours>導演 Stephan Daldry,
改編自德國法學家兼法官的Bernhard Schlink暢銷小說<我願意為妳朗讀 Der Vorleser>。
由凱特溫絲蕾、羅夫費恩斯(英倫情人) 與大衛克羅斯主演。台灣上映日期:2009.3.27
**相關鏈結
圖 from 官網 - http://thereader-movie.com/site/ 及
imdb- http://us.imdb.com/media/rm162239744/tt0976051)
關於 - The Lady with the Dog / The Lady with the Little Dog 牽狗的女人 短篇故事全文 / by Anton Chekhov , 俄國文學, 1899.